他是一個把“山”鑲入名字的人,一生與山結緣。那一年,當他脫下神圣的綠軍裝,回到文化熠熠的故鄉,中山古國兩千余年不朽的土筑城墻,牽引著他,攥一把熱土入懷,厚而暖,像擁著遠古純凈的落日。那一刻,他觸摸到了祖先汩汩跳動神秘的根脈!嗅到了母親摶土而作的芬芳!那些土質、鐫刻著“山”字形禮器的鄉愁,更像一枚泛黃的郵票,經久不息。他要找回遺失的生態文明家園!讓居所生長出茂密的詩行。
在進入國營企業的過渡期,他身兼三份工,發現千年古縣的靈壽家鄉,書寫著抗日史詩的紅色太行山上,孕育著豐富多彩的礦藏,是硅藻泥和灰泥的最佳原料產地??纱藭r,卻又像一位養在深閨的閨秀,卻無人知曉。他心急如焚,不行,不能這樣沉睡下去!如何讓近在咫尺的綠水青山,變為鄉親們手中的金山銀山?必須走出大山!他變被動為主動,為了找銷路,他一個人和發出的貨物,在那時的鐵皮火車上,整整呆了一個禮拜 。下車時,昔日風華正茂、帥氣的小伙子,卻行銷骨瘦完全脫形了。但品質的金招牌加上山里人的實誠,他終于找到了發貨地點和銷路,后來,迅速得到商家的認可,并火速簽訂合同,正式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,也為家鄉的致富打開了新的門路。